优亿链收录网_自动秒收录外链

海淀今年将建6G共性技术平台|滨水|绿廊|水生态


文章编号:1851 / 更新时间:2024-03-07 18:01:13 / 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海淀今年将建6G共性技术平台滨水绿廊水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回顾2023年,海淀区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用好区域科技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9%。

2023年,海淀区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布一系列重大成果,如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第二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长安链3.0测试版本等。

同时,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积极构建集算力、算法、数据及应用场景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生态,出台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揭牌,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优秀产业集群。

海淀区的创新生态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全链条”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街镇全覆盖协同服务企业机制双向发力;推动硬科技孵化服务升级,创业孵化机构达179家,为企业精准提供空间、培训、投资等优质服务。对高精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深入实施“海英计划”,支持90名高精尖产业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

海淀区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着力优化商圈布局,五棵松万达广场、西三旗万象汇开业,中粮大悦城、西北旺万象汇加快建设;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入全国和区域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93家;不断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47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验收,入选第三批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838亿元,增长4.5%。

展望2024年,海淀区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海淀区将研究6G技术标准,支持中关村泛联研究院等联合搭建6G共性技术平台;深化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产业布局,推进“星谷”创新园建设,规划建设氢能和储能产业园。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区域商圈布局,推动西北旺万象汇、中粮大悦城开业运营,加快永丰TOD建设。“一圈一策”做好传统商圈改造,深入开展商圈交通综合治理集中行动。着力优化区域网点布局,新建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

2024年,海淀区还将深入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融合发展,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教育今年新增8000个中小学学位

据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史怀远介绍,海淀区现有中小学178所、幼儿园223所,中小幼职在校生超过41万人。2023年,海淀区将40余所学校纳入教育集团,形成了42个集团、覆盖近150所中小学,全区中小学生实现全部在集团校或优质学校、特色学校就读。

史怀远介绍,海淀区加大支持力度,设立教育集团专项经费。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每年拿出2个多亿的专项资金支持集团化发展。专项经费按照总额控制、集团内部调剂的原则予以安排,由集团总校统筹支配使用,支持教育集团不断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扩大资源统筹利用,促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共享先进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共研,拓宽人才培养空间等。

据悉,专项经费侧重对人力资源的经费投入,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奖励激励原则,鼓励干部和教师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侧重对集团内涵建设的经费投入,优先考虑集团成员校需求,保障学校品牌建设、优质课程开发、教改实验项目探索等。

2024年,海淀区巩固拓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多途径扩大中小学学位供给,新增学位8000个。同时,持续巩固“双减”成效,推动校内提质增效、校外规范管理。海淀区还将统筹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实施领军型名校长和名师培养工程,积极发展数字教育。

生态全域全方位开展水生态建设

“一张生态水网”是指上庄片区生态循环水网。据海淀区水务局局长苏建华介绍,项目完工后,海淀区六大循环水网将全部建成,基本形成“互联互通、亲水宜居、水城协调”的水生态格局。

“一颗生态明珠”是指西玉河蓄滞洪区项目。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科技组团北部,建成后将以蓄洪功能为主,同时兼顾景观生态、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营造“蓝绿交织”的森林湿地。

“三条滨水生态绿廊”以清河、小月河、永引三条河道为生态纽带,从河道治理和两岸景观提升入手,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建设城市生态绿廊,打造海淀滨水会客厅,引领城市片区的有机更新。

“六条滨水慢行系统”以南沙河滨水慢行景观提升项目为轴,联通风格渠、友谊渠、宏丰渠、东埠头沟4条新建滨水慢行系统,形成北部地区生态绿心科技创新的“生态之水”滨水慢行环线;在海淀南部地区建设南旱河滨水慢行项目,串联已建成的金河、北旱河,形成独具海淀文化特色的“御河故道”滨水慢行环。据悉,南旱河滨水慢行景观提升项目将结合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背景,构建多层次、多功能滨水慢行步道,形成具有自然和文化特色的整体滨水慢行系统。


相关标签: 滨水绿廊海淀区水生态共性技术平台

本文地址:https://www.uel.cc/article/7376c1c36a0d35b26d6d.html

上一篇:央视春晚举办地采用14模式沈阳中国中央电视...
下一篇:北京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林海公园高大伟...

发表评论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uel.cc/" target="_blank">优亿链收录网_自动秒收录外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