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第一大省江苏,正在低调转型
外资大变局下,高质量外资项目招引,成为各地首要任务。
作为外资大省,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在全国率先突破300亿美元大关;2023年上半年,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186亿美元、8个项目入选全国制造业领域标志性外资项目,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当前,江苏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布局重镇。尤其在制造业领域,如SK海力士、通用电气、松下、霍尼韦尔等,已在江苏落地了一批高质量制造业外资项目,大大优化了江苏产业结构,让江苏在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等新兴产业领域走在前沿。
SK海力士无锡晶圆工厂比如,集成电路领域,2021年,江苏集成电路产量1186.14亿块,占全国比重达到三成,已聚集SK海力士、通富微电等一批外资集成电路项目。家电制造领域,江苏洗衣机、冰箱产量占全国比重29.1%、15.3%,已聚集松下、LG乐金、博西(博世和西门子的母公司)、三星等家电制造基地。
不过,随着人工、土地等成本上升,不少外资企业将制造业大本营搬迁到国内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以及国外越南、墨西哥等地区。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外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批总部型、研发型外资项目落户。以苏州为例,2022年末,160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设立了450个项目,包括空中客车、西门子、飞利浦、霍尼韦尔等一批总部型、研发型外资项目。全市新增省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0个,累计达191个,占全省的52.2%。苏州工业园区获评全省唯一的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空客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在苏州启用作为中国外资第一省、制造业利用外资第一省,江苏过去五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一定程度折射出制造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走势。透过最近五年江苏省工业产品产量的上升和下降,可以看出外资巨头加码的方向变化。
如果说外资拉动了江苏集成电路、电子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那么江苏本土化工、钢铁产业优势,则夯实了经济运行“底座”,让省内城市发展均衡,各个城市都“能打”。
比如,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达,而南通、徐州、盐城、连云港等苏北地区重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不同的特色产业下,江苏各城市深耕优势产业领域,形成竞争实力。透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江苏工业实力均衡、“不偏科”。
从化工钢材等重工业,到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等轻工业,以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江苏省产量全国占比都保持领先。根据2022中国统计年鉴列出的36项工业产品,江苏省2021年产量占全国比重前五的工业产品为集成电路、家用洗衣机、化学纤维、化学农药原药、大中型拖拉机。其中,集成电路产量1186.14亿块,占全国比重超过三成,达到33%;
家用洗衣机产量2507.99万台,占全国比重近三成,达到29.1%;
化学纤维产量1625.34万吨,占全国比重24.2%;
化学农药原药产量54.92万吨,占全国比重22%;
大中型拖拉机产量8.4万台,占全国比重20.4%。此外,太阳能电池(31.7%)、光缆(25%)、布(16.7%)、纯碱(16.3%)、冰箱(15.3%)、金属切削机床(12.3%)、微型计算机设备(11.7%)、钢材(11.7%)、机制纸及纸板(10.8%)、原盐(10%)等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都超过10%。
具体看过去五年江苏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增幅最大。根据江苏省统计公报,2018年-2022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由12.1万辆增加到44.8万辆,五年增幅270.25%。
太阳能电池产量由3605.9万千瓦增加到10907.9万千瓦,五年增幅202.5%,而2022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34364.2万千瓦,江苏省光伏电池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31.7%。近年来,新能源赛道火热,江苏省密集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包括采用购电模式,提高储能装置比例,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投资建设储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对新能源发电的电价给予补贴和优惠等。
与此同时,随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成为中国外贸“新三样”,出口量迅猛增长,也极大促进了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行业利好叠加政策优势,江苏省新能源产业一路狂飙,在光伏、锂电、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细分产业建立起不俗实力。尤其在光伏领域,江苏一直是中国光伏产业重镇,更有着“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美誉。2022年,江苏光伏产业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
目前,江苏已聚集了一批光伏头部企业,涵盖从上游材料、组件、电池设备到下游电池生产的全链条。如组件出货量十强阿特斯、天合光能、无锡尚德,光伏材料龙头协鑫集团,光伏支架龙头中信博、赛伍技术,光伏胶出货量领先的斯威克,光伏电池出货量领先的润阳股份、爱康科技等等。
新能源汽车领域,理想、比亚迪、长安等均在江苏设立整车制造基地。随着项目投产,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提升。理想常州工厂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是目前理想唯一投产的整车工厂,已完成50万辆整车下线。
常州理想制造工厂比亚迪常州工厂一期于2022年初投产,是比亚迪全国第四座实现量产的乘用车工厂,工厂年产能20万辆,主要生产“元PLUS”“海豹”两款车型。长安南京溧水新工厂于2022年11月投产,工厂规划年产能20万辆,是目前长安高端车型深蓝S7的唯一生产基地。集成电路产量增加,由564.2亿块增加到1004.4亿块,占全国比重达到33%。
江苏是集成电路产业大省,产业主要分布在无锡、苏州等城市。2022年,无锡集成电路产量331.35亿块,苏州集成电路产量364.39亿块(2021年数据,预计2022年更高),两市产量占全省八成左右。无锡是国内最早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城市之一。依托在封测环节的实力,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跻身全国头部位置。
2018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产业规模破千亿的城市。2022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091亿元,其中“制造、封测、设计”核心三业规模占全省一半、全国1/8。集成电路产业链细致,产业结构高度专业化。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发展,产业链形成了半导体材料设备、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等子产业群,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通信等。
从近年无锡落地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看,聚焦集成电路制造环节项目较多,代表性项目包括SK海力士项目、华虹半导体项目、TCL中环项目三大晶圆制造项目。其中,韩国SK海力士深耕无锡长达十八年,已发展成为韩国SK集团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江苏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外商投资企业。早在2005年,SK海力士便落户无锡,在无锡高新区投资设立半导体制造工厂。
2005年至2017年,SK海力士在无锡的投资额从20亿美元增至105亿美元,技术水平从80nm提升到20nm。在此期间,海力士还与无锡太极实业合资成立海太半导体,目前海太已稳居全国十大半导体封测企业。2017年10月,总投资86亿美元的SK海力士无锡二工厂项目上马,2019年4月竣工,二工厂投产以来,产品良率屡创新高,技术水平从20nm提升到17nm。
2022年1月,无锡市和SK海力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生产国际最尖端的产品,将技术等级进一步提升到14-16nm,生产效率提升27%,能耗节约近40%。通过项目投资实施,无锡SK海力士在全球DRAM制造中的份额在现有15%基础上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助力无锡成为全球DRAM最大供应基地。
苏州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比无锡晚,在封测、研发环节具有优势。苏州近年来落地的集成电路项目,多集中在封测环节。如全球五大集成电路封测企业之一通富微电,投资百亿在苏州工业园落地芯片封装测试基地。
2022年9月,通富超威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开工,定位国内领先水平高性能计算处理器封装测试研发生产基地。无锡与苏州之外,南京依托丰富的高校资源优势,重点培育一批集成电路专业人才,落地了南京华天存储及射频类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项目、芯爱集成电路封装用高端基板项目等。其中,南京华天存储及射频类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项目,于2022年初开工,产线产能稳步提升,2023年初已达到设计产能的81%。
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年产BGA、LGA系列集成电路产品约13亿只。除了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品,江苏省化工、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品产量也迎来增长。乙烯产量由161.2万吨增加到390.2万吨,硫酸产量由246.8万吨增加到283.7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由37.7万吨增加到91.3万吨,钢材产量由12146.7万吨增加到14882.2万吨。江苏省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连云港、泰州、盐城、淮安、南通等苏北城市。
在全国化工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江苏省以提升化工企业“入园率”为抓手,优化整合化工企业资源,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型,推动化工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数据显示,“十三五”末,江苏省化工企业入园率为42.7%,比另一化工大省山东(41.9%)高了0.8个百分点,入园率较高的设区市为宿迁市、南通市、南京市和镇江市,入园率超过60%。化工企业“入园”后,产能也迎来大幅提升。
以南通为例,2022年底,南通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80%,比2019年整治提升前的52.4%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全市化工企业单体规模由整治初的2.8亿元提升到6.4亿元,亩均税收由10.9万元提升到20.2万元,全市制造业税收前十大行业中,化工产业以15.2%的销售占比贡献了18.8%的税收。根据2022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30强榜,江苏共10个化工园区上榜,数量全国第一。
其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泰兴经济开发区、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入选10强,位列第2、第4、第8位。一面是通过专业园区化运营,加速化工企业资源整合优化,另一面是持续加码龙头项目,进一步“延链”,以更加集约化、精细化的运作模式,构建循环互联的化工产业集群。以盛虹炼化项目为例。2022年12月28日,总投资677亿元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项目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万吨,是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连云港国家石化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其投产将有效提升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原料的国产供给率,全面带动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带动园区产能超过2000亿元。
目前,江苏省已积蓄了扬子巴斯夫轻烃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改造项目新建100万吨/年乙烯项目、江苏丰海高新材料150万吨/年丙烷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盛虹新材料产能70万吨EVA项目、连云港卫星化学绿色化学新材料基地等一批重量级项目,为江苏省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化工产业,江苏钢铁产业过去五年也经历了改革之路。目前,江苏省钢铁冶炼企业由2016年52家压减至32家,其中11家钢企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江苏省优特钢占比达72%,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特钢占比达21%,已接近德国、日本23%的水平,远高于全国的8%。
供给端的优化改革之外,出口拉动是推动江苏钢铁产量上升的另一因素。今年1月-8月,江苏省累计出口钢材920.4万吨,增幅达18.6%。以南钢集团为例,南钢今年累计实现出口72.63万吨,同比增长86%,多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项目,且以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南钢集团在印尼青山工业园区投建的650万吨/年焦化生产线,可向全球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产量上升。冰箱产量由839.8万台增加到1215.5万台,空调产量由512.4万台增加到537.5万台。
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冰箱生产基地,产量位列全国前三,包括松下、三星、LG、博西家电等外资品牌均在江苏省落地制造基地。比如苏州三星电子家电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韩国三星与苏州工业园区合资成立,是三星集团在海外最大的白色家电(冰箱、空调、微波炉、洗衣机)生产基地。博西家电中国总部位于南京,并在无锡和南京设立生产基地。位于南京的博西家电中国新研发中心,是博西家电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
泰州乐金公司,是LG全球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也是LG在海外唯一的艺术豪华冰箱生产基地,具备年产高端冰箱130万台的生产能力。松下在无锡高新区投资设有无锡松下冷机及压缩机、松下能源两个生产制造基地。其中,松下冷机及压缩机新生产线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预计实现冰箱年产能提升70%,将打造成为集团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冰箱研发和制造基地。
无锡松下冰箱制造项目无锡正在成为松下的布局重镇。2022年9月,松下将原本在新加坡生产的高端压缩机产品及研发中心和原先在苏州的冰箱研发部门转移至无锡,与无锡研发部门合并成立松下冰箱全球研发中心。
2023年7月14日,松下冰箱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开业。松下冰箱全球研发中心的成立,真正实现了从松下冰箱的关键零部件(冰箱压缩机)到冰箱整机的独立自主研发,打通了从先行要素到量产研发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将实现无锡松下冷机冰箱及关键零部件的独立研发并辐射全球。
整体而言,江苏省工业发展,外资拉动作用明显。随着全球投资下滑,外资企业产能向越南、墨西哥等土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国内向四川、重庆等西北城市转移,江苏省外资制造项目产量也出现了一定下滑。
从江苏省过去五年工业产品产量看,江苏省电视机、电脑等产量出现下滑,彩色电视机产量由1668万台下降到737.4万台,智能电视产量由1045.9万台下降到490.2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由6215万台下降到3330.5万台。江苏省电视机、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主要集中在苏州。2021年,苏州电视机产量412.15万台,占全省产量过半;苏州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4426万台,占全省比重超过八成。
江苏省电视机、电脑产量下滑,与三星苏州项目产能缩减不无关系。苏州三星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项目,早于2012年便建成投产。而伴随着国产品牌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等面板巨头在LCD方面不断发力,对三星等国外厂商带来冲击,三星陆续减产或关闭LCD产线。苏州三星电脑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是三星电子全球唯一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于2003年4月投产。落户苏州后,公司销售额由初期的不足30亿元/年,一度增长到350亿元/年,连续8年被苏州市政府评为优秀纳税企业;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成为苏州出口额最多的企业。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苏州三星电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2020年8月1日,工厂生产线关闭。相比于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加,江苏省汽车、轿车产量却出现下降。汽车产量由125.4万辆下降到94.4万辆,轿车产量由58.7万辆下降到32.9万辆。江苏省汽车制造产业优势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制造环节,2021年,江苏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6236亿元,居全国第一。不过,江苏省却比较缺乏整车制造企业,导致江苏省汽车产量一直不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在南京的生产基地,以及常州市依托新能源产业优势,引进的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
从汽车产量看,江苏省过去五年汽车产量呈连年下滑趋势,2018年至2021年,产量分别为125.4万辆、82.8万辆、75.3万辆、77.6万辆。2022年受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的拉动,全省汽车产量上升到94.4万辆。近年来,全国各地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下大力气引进汽车制造项目。在此轮产业争夺战中,江苏却连连折戟。如江苏如皋市引进的陆地方舟、康迪、青年亚曼、赛麟汽车等整车制造企业,均陷入“烂尾”。
青年汽车集团、康迪卷入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总投资178亿元的赛麟汽车项目,陷入“董事长虚假技术出资作价66亿取得赛麟公司股份,涉嫌贪污巨额国资”的败局。2020年初,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明确指出:全省33家已建成整车产能的企业中,仅有5家企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仅3家企业产能利用率属国际通行产能利用健康标准中的合理水平,占比不到10%。
2016-2020年,江苏省汽车整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6.7%、52.4%、39.76%、33.03%,呈现出逐年下降且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差距逐年加大态势,目前已严重偏离产能利用合理区间。依托长三角紧密的产业分工,江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但在自有整车品牌层面,江苏和山东一样,依然缺乏有说服力的表现。
相关阅读: 山东走出新旧动能转换误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又站在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
原文标题:?外资第一大省江苏,正在低调转型
国家级都市圈再次扩容,5万亿级量级意味什么?
青岛超级快速路网,补上了最关键一环
中国企业的出海大时代!
避免被“虹吸”,四川第一人口大县“放大招”
万亿GDP和地铁梦,烟台两个都要
出海中东,泛娱乐社交不可错过的“年末赛点”
四川民企百强:谁是今年最靓的仔?
沙特与阿联酋,谁能主导中东新经济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s://www.uel.cc/article/bc9fb4ce9e4eac3be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