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急“狂飙”,俞浩打“乱拳”
6年时间,格局已经稳定的清洁赛道,被追觅撕开了一道口子。
从2020年开始,追觅以一轮快速增长,将洗地机、扫地机的市占率做到行业前三。用创始人俞浩的说法,这是习惯的复制。
从江苏农村走出来的俞浩,每一次起点都很低,但他总能找到窍门,快速实现反超。一旦一个人习惯第一,就会上瘾,追觅的办公室和工厂贴满了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的口号。
这种激进狂野的策略,让追觅成功在市场站稳了脚跟,但野蛮增长过后,内外部合力影响下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被外界视为关键的有三点:产品互扰的布局下,追觅与小米的关系还是否牢靠?渠道的极速扩张,供应链和市场是否出现混乱?海外市场是否做足功课来应对更广更复杂的挑战?
去小米化成真?
追觅属于不折不扣的米系。
2021年盛夏,小米MIX4发布会结尾,仿生四足CyberDog(铁蛋)成了全场最大彩蛋,参与研发的追觅也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当时的追觅还是一家纯粹的自清洁企业,刚刚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得益于小米的投资背书和生态支持,在资本侧和消费端还算火热。
之后,追觅在科技品类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奥维云网数据,2022年国内扫地机市场,追觅线上销售额市占率为7%左右,今年上半年提升至10.58%。年底这一数字有望冲击20%,直逼龙头科沃斯和石头科技。
形势大好之际,有网络流出的内部资料显示,小米高层已经开会决定将追觅完全踢出生态链,扫地机业务已经开始执行。
对此,「科技新知」从相关途径得到回复称,还需要等待定调,小米和追觅的关系已经完全切割,一些制造业务也确实没有了,至于两家之间的关系,很难说得清,很微妙,不能说决裂了,小米仍然是主要投资人之一。
虽然双方都还未向披露相关事项,但业务上追觅与小米的分道扬镳早有征兆。
追觅早年为小米代工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吹风机和除螨仪等产品,基于披露的营收数据,该类产品的营收占比约为70%。直到2019年5月,追觅推出自有品牌,代工比例逐年降低,2022年已经降至10%左右。
去年开始就是自营为主,今年更是如此。追觅相关人士表示。
俞浩也曾讲过,一家企业如果想做几个亿,和小米之间就不会存在问题,躺在那里甚至挺舒服的。如果想做几十亿,成为合格上市公司,挑战最大。但如果想做几百亿,这个问题就又消解了。截至今年5月份,我们自主品牌在国内营收同比增速近300%。
自营品牌和产品在追觅业务体系占据较大份额后,供应链上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排序,关键时刻追觅选择保自己品牌而非小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另外,追觅代工的产品与自家品牌采用一样的平台供货,差异化几乎为零,在消费市场上也是竞对的状态。而代工业务能够赚取的利润本就有限,后续软件升级、产品售后等返厂问题,也是不菲的成本。
在「科技新知」看来,除了投资关系外,追觅退出小米供应链,在业务上对其影响不算大。按照此前营收数据推测,抛弃代工的销售收入直接损失大概在10亿以内。
出海方面,东北欧市场因为品牌运营关系不会受太大影响。而在俄语区市场,一些灰色的经销商会将追觅作为小米的高端品牌来宣传,增加流量,并且在消费者认知中也认为追觅是小米的高端品牌,这一认知难以改变。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科技新知」在俄罗斯电商平台也发现个别产品在售卖时有XiaomiDreame字样。如果未来与小米切割,追觅俄语市场是否会受到影响,还值得观察。
疯狂扩张下的渠道代价
追觅的高速发展,并非毫无代价。
2020年春,俞浩在内部会议上定下3年100亿营收的目标。员工也从那时的300多猛增至目前的3000余人,配置上有7成左右为研发人员。
研发驱动下的追觅,产品迭代速度非常之快。只要市场上出现新品,不出半年就能跟进同功能机型,价格上还能低一档。比如追觅S10首发价4599元,而科沃斯X1首发价则是5999元,有接近1500元的价格差。
要想不被卷死,就得卷死别人。这可能是追觅激进主义的最佳注解。不过与产品上的极致形成反差的,是渠道、营销方面的不足。
在追觅与同行添可的诉讼中,可以发现一个名为苏州尚腾的供应商。作为追觅最大的OEM工厂,在尚腾被并购的消息中也能看到追觅是其主要客户的说明。
但有知情人士称,追觅因为一系列原因要与尚腾终止合作。「科技新知」向尚腾关联上市公司询问该情况是否属实,该企业回复称,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尚腾与客户追觅的回款正常,公司具体经营业绩情况还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
事实上,在国内市场更换供应商并不是大事。但海外市场的供应出货,需要工厂拿到相关证明,并且新工厂也要有大概半年左右产能爬坡周期,这就可能导致海外出货延缓。
目前「科技新知」在东欧、北美等电商网站搜索发现,追觅的洗地机产品还停留在2022年初上市的H12系列,而最新的扫地机X30系列(对应L30系列)则已上线。
这种情况也可以拿海内外型号不同来解释。但对比可知,北美地区售卖的H12系列与国内H12系列外挂、性能都几乎一致,重量也没太大差别,不免有还在清库存的嫌疑。
除了供应链,追觅玩不转的还有渠道管理。
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只有官方店铺售价一致,其他随处可见打折的追觅产品,相同产品的折扣力度甚至在千元以上。同一产品在不同平台上的价格差别很大,同一平台的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段也各有不同。
只有渠道管控能力偏弱,才会让经销商很容易以低于官方的价格,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批量散货。而第三方渠道低价出货,又会传导至代运营或者自营的电商业务,各方为了赚钱,拼命压缩利润空间,导致追觅的价格体系极其不稳。
这或许也是追觅重研发产生的偏科后果之一。
全球化下的广义挑战
追觅的野心不止国内市场,2017年刚成立就开始了全球化步伐。
欧美市场试水成功后,在2021年底正式入场东南亚。截至目前,追觅在东南亚、俄罗斯及东北欧、西南欧几个地区发展,并且进驻了中东非、印度、南美等新兴市场。
从数据上来看,追觅在海外市场有倍增之势,但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例如东南亚核心六国的语言、文化和消费习惯都与国内有非常大的差异,当地经销商便是国内出海企业的核心争夺资源。
争夺ToB市场的主要方式其实足够简单,就是给足经销商利润空间。这本质是同行之间的产品成本较量,谁的产品成本更低,谁就能给到经销商更合适的价格,谁就能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与国内简单粗暴的打法略有不同,更真实口碑传播带动销售。
国内市场包括追觅也好,科沃斯和石头科技也罢,降价背刺老用户时有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删帖、控评等行为来稳住口碑,但在国外市场很难做到。
所以在海外如何去把控新玩法,如何去与财大气粗的石头科技、科沃斯抗衡,是追觅需要考虑的。
不过海外市场前景足够广阔,且能够维持高增速水平,这也给玩家们极大试错空间。根据IFR预测,2021-2023年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达到67、82和100亿美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31.04%。
蓝海中看谁跑得更快,红海中就看谁更容易犯错。追觅在海外市场吃到了发展红利,但新手保护期结束,就到了考验红海策略的时候。
在吴鹏、王生乐两位联创以及CFO孙景出走后,追觅一系列的激进操作,充满了俞浩商业模式认知的烙印。
企业借助资本疯狂扩张,能够以正常数倍的速度发展,同时也会滋生更多内部的问题。如何解决或者补课,就要看管理者如何去平衡了。
追觅一点点长大,俞浩也在一步步靠近目标,只是经营企业很难再像用功读书那样,半年就能找到窍门做到第一了。
原文标题:追觅急“狂飙”,俞浩打“乱拳”
光纤压力传感器在血流储备分数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传感器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超声波传感器在洪水检测和警报系统中的应用
如何对农业灌溉用水消毒?
强对流天气下,气象站有怎样的应用?
小米屏下旋转式摄像头专利曝光!
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如何在氧浓度监测中发挥作用?
元盛科技新型探测型模块
福禄克计量校准产品-高精度多功能校准器-压力传感器的生产与校准解决方案
现场仪表与测量技术专题
工业连接器与电缆技术专题
工业互联网发展与应用专题
本文地址:https://www.uel.cc/article/f4b587f26f9a2af05305.html